2024年10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王锋受邀莅临莆田学院交流超分子在光化学中的应用,为师生们带来主题为“人工光合作用及智能发光材料的超分子调控”的精彩讲座。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光化学超分子组装以及应用。
图为活动现场 陈泓熙 摄
王锋教授首先介绍了其在光化学的研究方向—智能光功能材料,人工光合作用,并阐述了光化学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研究热点。接着,他讲解了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催化机理和聚乙烯亚胺量子点组装体提升CO2水相光催化还原活性的原理。在智能光功能材料方面,王教授介绍了一种末端含有芘分子单元和胺基的树枝状聚合物PEG,通过在标准纳米片体系中引入金刚烷客体分子,PEG与环糊精形成纳米片快速解组装,PEG重新形成球状胶束,荧光颜色也由黄色恢复为青绿色。通过外部刺激,PGP展现出多样化自组装行为,并表现出特有的形致荧光变色效应。最后,王教授提到了基于CsPbX3的四级加密及解密的创意想法并运用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庆作品中。
讲座末尾,王锋教授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耐心地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各类问题,并对以光化学为科研方向的博士生提出了宝贵建议。副院长陈健敏教授在总结时提出:“要在科研过程中发现乐趣,积极创新地去探索新现象。”
图为活动现场 陈泓熙 摄
本次北楼专家讲坛讲座圆满结束,为我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王锋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光合作用及智能发光材料的超分子调控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相信本次讲座将对我院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物介绍:王锋,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感光学会光学传感与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物理化学学报》青年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自由探索”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新媒体中心 赵刚
指导老师 杨德潮
上一条:药物分析与检验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下一条:中医瑰宝永相传,绘梦本草润童心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与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联办世界传统医药日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