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荔” 志青春,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日,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巾帼青芒,数智赋农”实践队深入莆田多地,以荔枝为媒,开展直播助农、文化挖掘、实践育人等系列活动,用青春智慧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直播拓销:搭建云端助农新通道
实践队深入吴江村、双福村、后卓村等荔枝核心产区,把直播间“扎根”田间地头与古厝群落。在双福村,学生主播穿梭荔林,直观呈现“状元红”荔枝生长环境,从鲜果特性到售后保障,用生动解说吸引线上关注,让“枝头鲜”快速触达“舌尖甜”,拓宽农产品销路 。吴江村直播中,主播团队联动基层干部,化身“乡村推介官”,既推荔枝,又讲“荔波泛舟”景观、“荷荔共生”农耕智慧,还融入古厝招商、文化空间运营,让助农直播成为乡村文旅推广窗口 。

文化铸魂:激活乡土文化新活力
队员们探访百年古荔树,挖掘“状元护荔”等文化故事,借无人机航拍勾勒荔园与村落交织的田园盛景,将历史文脉融入宣传内容,让古老农耕文化“破圈”传播 。在双福村郭氏祠堂,实践队变身“文化拾遗者”,细究建筑雕刻、文字记载,梳理荔枝民俗传统,用影像为乡村文化留存“数字记忆”,助力农旅融合发展,让乡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

实践育人:锻造青春助农新力量
此次行动是“直播助农 + 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队员们走访农户、扎根果园,在与果农交流中,摸清荔枝种植、产销痛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外国语学院以实践为课堂,让学生在服务乡村中,提升跨文化沟通、新媒体运营等能力,更培育了学生知农爱农、扎根乡土的情怀。学院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让青春动能持续注入乡村振兴“引擎” 。
从云端拓销到文化赋能,从实践育人到产业助力,“巾帼青芒,数智赋农”实践队以荔枝为纽带,串联产业、文化、教育,用青春行动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让古老荔乡在数智赋能下,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

通讯员 郭香芸
责编 陈成焰
审核 兰宇